更新日期:2014-01-13
中医学认为,人的基本构成和功能都是气与血,人是天地之气交感的产物。这就是《黄帝内经》中“天地合气,命之曰人”,“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”的基本思想。精气是生命的基础,是天地间具有运动变化的精微物质。这种物质与人俱来,既包括人的生殖之精,更主要的则是反映出人生命活动全部的功能之精。生殖之精,合而成形,完成了由胚胎到脑髓、骨骼、血脉、筋肉、肌肤、毛发、五脏六腑的变生;功能之精,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,主宰生命的全过程,气聚则生,气散则死。精气是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合成,包括与胚胎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精气、与人的呼吸息息相关的清气和与人的生命机能密不可分的水谷之气。它与肺、脾、肾三脏的关系尤为密切,通过其推动、温煦、防御、固摄、气化、营养作用的协调发挥,伴随着人生命活动的始终。
有人说,生命在于运动。实质上,生命的本身就是运动,这种运动是通过气的升降出入形式体现出来的。有升有降,有出有入,才有了机体新陈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,才有了机体内外左右的相对平衡,才有了人的正常生存。这种活动是有机配合的、密切协调的、相互为用的、互为制约的,如肝气的升发、肺气的肃降、肾水的上升、心火的下降、脾气的升清、胃气的降浊等,无不是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有序作用的结果。这一活动正常,人的气机调畅,各种生命活动的运转就能保持平衡,机体就不生病,就健康;相反的,这一活动异常,人的气机失调,各种生命活动的运转就会失去平衡,健康状态就会被打破,机体就要生病。古籍和日常生活中都有“百病皆生于气”的说法,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如气运动太过的“气逆”、气运动不及的“气降”、气运动不畅的“气滞”和其他气运动障碍引起的气陷、气脱、气结、气闭、气厥、气郁等,都会带来相关疾病的发生,表现出肺失宣降、脾气下陷、胃气上逆、肝气郁结、肾不纳气等形形色色的病态来。
气是杀人贼,生气者,生于气。它不是气的正常化生,而是气的运动出现了反常的问题,生出不必要的“气”来,是人情志变化中的一种异常表现。由它造成的气机失调,自然要影响到人的健康状态,派生出许多疾病来。临床上最常见的如气伤肝,表现出面部红紫、两胁疼痛、头昏目胀、血压升高;气伤肺,表现出呼吸急促、咽痒喉燥、咳嗽气喘、胸痛不适;气伤脾,表现出口淡无味、食欲不振、腹满胀痛、五谷不化、腹泻;气伤心,表现出胸闷气短、心悸不安、神志恍惚、失眠健忘、头痛如劈;气伤肾,表现出腰酸肢软、下肢困重、遗精阳痿、阴痒带下、小便失禁等。生活中因气伤身的事并不少见,《三国演义》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。有调查说,大怒时人的心跳可达到200次以上、收缩压可升到230mmHg以上,突发脑溢血的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。它对人的损伤是综合的,可涉及几乎包括神经系统、血液循环系统、呼吸系统、消化系统、内分泌系统等全身机能系统的全部。一项统计表明,除与机体机能失调因素有关和器质性病变外,人类70%以上的疾病与生气有关。
文章转载自:www.cdttb.com | 2012/08/01